close

都會美型男 - 金城武  

都會美型男來源:

辛普森(Mark Simpson)在完成了他一本關於現代男性特徵的書《Male Impersonators: Men Performing Masculinity》後在獨立報的文章中發明並界定了metrosexual這一術語的意義。這個詞出自辛普森在1994年11月15日發表於獨立報的一篇文章,標題為《Here come the mirror men》,該文章主要講述新都會男性的特徵。

都會美型男的英文原名Metrosexual是個混成詞,由Metropolitan(大都市)和heterosexual(異性戀)所組合而成;另外,sexual或sexuality也可以被解釋為「性別的」或「性徵」。

 

辛普森的定義原文是:

The typical metrosexual is a young man with money to spend, living in or within easy reach of a metropolis -- because that's where all the best shops, clubs, gyms and hairdressers are. He might be officially gay, straight or bisexual, but this is utterly immaterial because he has clearly taken himself as his own love object and pleasure as his sexual preference. Particular professions, such as modelling, waiting tables, media, pop music and, nowadays, sport, seem to attract them but, truth be told, like male vanity products and herpes, they're pretty much everywhere.



都會美型男具備特質:

都會美型男被認爲是顛覆了傳統上對男性的觀念及期望。他們對外表以及生活享受的重視反映在日常生活上,諸如上美容院、健身房、關注時尚保養等,這些在過去通常被視爲是「不夠陽剛」,甚至是娘娘腔的表現。調查研究也顯示,男性的事業成就和身份地位已經不如以往般那麼重要;而最重要的改變是,男性對女性特質的排斥感漸漸減少,也開始接受以往被界定為女性專利的事物。

隨著社會價值的開放,尤其是像電視節目粉紅救兵同志亦凡人威爾與格蕾絲等的影響,傳統上的男性角色定義已經有所改變。這些改變促使了都市美型男的出現,也使他們在這樣的社會觀念下更勇於接受自己。辛普森在他其中一篇文章《Metrosexual? That rings a bell...》解釋到,男同性戀為都市美型男提供了模範。


以名人為例,像金城武蔣友柏、友常兄弟王力宏,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以及美國男演員布萊德·彼特等人,可說是完全符合這些條件。而馬市長,雖然也很注重自己身材外貌,但年紀有些不符合;而藝人蔡康永先生,能言善道,知識廣博,品味也不錯,可惜性向不符,不宜列入。


這些都會美型男根據我個人經驗,最常做的整形美容項目有:隆鼻、墊下巴、雙眼皮、磨皮、去狐臭等等。隆鼻應該是第一名,經常聽到的理由不外乎山根太低,鼻樑不夠高,或是算命的說事業走鼻運;而墊下巴則是為增加男性強勢主導的感覺,或覺得小下巴看起來有點猥瑣。做雙眼皮的原因就比較模糊,一般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要太銳利,讓眼睛放大,變得柔和,有中性化的傾向;而男性中性化,也正是成為都會美型男的一項要素。磨皮的人,通常是青少年時期皮膚沒有好好照顧,留下許多痘疤,而且毛細孔粗大,鼻頭粉刺很嚴重。這就像穿了一件質感不佳的衣服,儘管剪裁再怎麼合身、流行,總覺得上不了台面。另外去除狐臭也是以前男士少做的美容項目,但對這些時常參與時尚派對的人士而言,在衣光鬢影的人群中獨自飄散出一股異味,總是令人遺憾,畢竟不是跟一群青少年在籃球場上鬥牛。

都市美型男強大的消費能力和意願促使許多商家開始關注這個有發展潛質的市場。他們也代表了男性在服飾、美容、保養、健身等方面的消費習慣。許多服裝、護膚品、以至美容院都開發了針對男性使用的商品及服務,就是看準了男性市場的發展前景。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哇夕丫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